2021年湘南學院專升本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臨床基礎檢驗學技術》考試大綱

瀏覽次數:次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適用專業(yè):醫(yī)學檢驗技術


一、考試要求

本課程的考核目的是檢查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是否完成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等。本課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為“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其含義:了解,指學生能懂得所學知識,能在有關問題中認識或再現它們;理解,指學生清楚地理解所學知識,并且能正確地使用它們;掌握,指學生能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能夠準確、熟練地使用它們進行有關推導和計算。

二、考試內容

緒論

了解:臨床檢驗現狀和特點

理解: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目的

掌握:學好臨床檢驗基礎基本要求

具體知識點:

一、概述

二、醫(yī)學檢驗技術的形成與發(fā)展史

三、臨床基礎檢驗學的主要任務、內容和臨床應用

四、學習臨床基礎檢驗學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臨床基礎檢驗基本技術

了解:血液標本采集的要求;血液標本類型;采血操作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理解:抗凝及抗凝劑的概念;常用化學抗凝劑的種類、抗凝原理及臨床應用;物理抗凝方法;臨床基礎檢驗基本技術的操作及質量保證;血涂片制備的方法、要求及涂片質量保證環(huán)節(jié);瑞氏染色法的原理、試劑、染色方法及結果的判斷

掌握:血液標本采集的一般要求、血液標本類型;微量吸管的使用和末梢采血法;常用抗凝劑及其應用;血涂片的制備及瑞氏染色;改良牛鮑血細胞計數板的結構和使用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血液標本采集技術

一、血液標本種類 :

全血(whole Blood)、血漿(plasma)、血清(serum)

二、血液標本添加劑和分離

常用的抗凝劑有:EDTA、草酸鹽、肝素、枸櫞酸鹽

使用抗凝劑應注意:

三、采血方法

(一)末梢采血法(毛細血管采血法)(Peripheral blood collection)

(二)激光采血法

(三)靜脈采血法(venous blood collection method)

(四)真空采血法(負壓采血法)(vacuum blood collection method)

(五)動脈采血法(arterial blood sampling method)

四、方法學評價

五、血液標本運送、保存與處理:

(一)血液標本運送

(二)血液標本簽收:

(三)血液標本保存:

(四)檢測后血液標本處理:

五、血液標本采集的質量控制

(一)血液標本采集前的質量控制

(二)血液標本采集中的質量控制

(三)血液標本采集中的質量控制

第二節(jié) 血涂片制備技術

(一)手工推片法(manual push plate method)

(二)厚血膜涂片法:適合瘧原蟲、微絲蚴等檢查

(三)自動涂片法

第三節(jié) 標本染色技術

(一)概述

染色目的、染料分類、染色原理

(二)瑞氏染色法 (Wright's stain )

瑞氏染料、染色原理、pH 值的影響、染色步驟、染色結果

(三)Giemsa染色法

染色原理、操作步驟

(四)Wright-Giemsa染色法

(五)質量控制

第四節(jié) 細胞計數技術

一、顯微鏡計數法

計數原理、器材、操作步驟、計數原則

二、質量保證與評價

(一)技術誤差

(二)固有誤差

(三)質量保證

(四)質量考核與評價

三、方法學評價

四、顯微鏡計數法臨床應用


第二章 血液一般檢查

了解: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相關檢驗項目的方法學評價及質量保證

理解:血紅蛋白的分子結構、合成及種類;異常紅細胞的種類、形態(tài)特征及意義;血涂片中血小板的正常及異常形態(tài)

掌握:1、紅細胞檢查的臨床應用;紅細胞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及結果的評價;血紅蛋白的組成及種類;血紅蛋白測定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貧血的概念及分級;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及其意義;血細胞比容測定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紅細胞平均指數的計算、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網織紅細胞的概念、分型及形態(tài);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紅細胞沉降率測定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紅細胞平均指數的計算、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

2、外周血中白細胞的種類;粒細胞動力學;白細胞檢查適應癥;白細胞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及結果的評價;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及結果的評價;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外周血中正常白細胞形態(tài);中性粒細胞毒性變化的表現及意義;中毒顆粒的概念;棒狀小體的概念及意義;中性粒細胞核相變化的表現及其意義;中性粒細胞和形態(tài)異常的表現及其意義;異性淋巴細胞的概念、分型、形態(tài)及其意義。

3、血小板計數的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紅細胞平均指數的計算、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血小板形態(tài)檢查方法;正常血小板形態(tài);異常血小板形態(tài)的表現及其臨床意義。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白細胞檢查

一、血細胞發(fā)育

二、粒細胞動力學

三、白細胞計數

(一)顯微鏡計數法

原理、試劑、操作步驟、計算、考值區(qū)間

(二)血細胞分析儀計數法

血液分析儀法: 電阻抗法,流式細胞術激光檢測法。

(三)方法學評價

(四)質量控制

采血時間的影響、計數誤差、有核紅細胞影響、加蓋玻片影響 、充池影響、計數原則、計數室內細胞分布要均勻、減小計數域誤差(field error)、經驗控制

四、白細胞分類計數(differential count,DC)

(一)檢測原理

1、顯微鏡分類計數法

2、血液分析儀法

3、血細胞形態(tài)分析儀

(二)方法學評價

(三)顯微鏡分類法

原理、操作步驟、考值區(qū)間、報告方式、質量控制

(四)白細胞分類計數的臨床意義

1、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

2、嗜酸性粒細胞

3、嗜堿性粒細胞

4、淋巴細胞(lymphocyte,L)

5、單核細胞(monocyte,M)

五、嗜酸性粒細胞計數

嗜酸性粒細胞主要作用、檢測原理、試劑、操作步驟、計算、質量控制、方法學評價、臨床意義

六、白細胞形態(tài)檢查

(一)正常白細胞形態(tài)

形態(tài)、大小、細胞質、細胞核、染色質

(二)中性粒細胞異常形態(tài)

1、中性粒細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2、中性粒細胞核的異常

(1)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nuclear shift)

核左移(shihtotheleft):輕度核左移、中度核左移、重度核左移(類白血病反應)

核右移(shifttotheright)

(2)中性粒細胞細胞核的其他異常

巨桿狀核粒細胞、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多分葉核、雙核、環(huán)形核、(Pelger—Huetanomaly)畸形、核變性(degeneration of nucleus)、

3、中性粒細胞細胞質的異常

顆粒增多(hypergranulation)、粒細胞顆粒減少(hypogranulation)、空泡(vacuolation)、棒狀小體(Auer body)、包涵體、吞噬物

(三)外周血淋巴細胞的異常形態(tài)

1、反應性淋巴細胞(reactive lymphocyte):

2、異常淋巴細胞

(三)外周血中漿細胞

(四)外周中幼稚白細胞

第二節(jié) 紅細胞檢查

一、血液一般檢查概述

(一)血液組成

(二)血細胞發(fā)育規(guī)律圖

(三)血液一般檢查是血液檢驗項目中最基礎及最常用的檢驗,首要程序

血細胞計數及相關參數測定、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最常用凝血試驗、交叉配血

(五)常用的紅細胞檢查項目: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形態(tài)觀察、紅細胞平均指數計算、網織紅細胞計數、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計數、紅細胞沉降率測定

二、紅細胞計數

(一)手工顯微鏡法(red blood cell count , RBC)

原理、試劑、操作步驟、計算、報告方式、參考區(qū)間、質量保證

(二)血細胞分析儀法(red blood cell count , RBC)

血液分析儀法: 電阻抗法,流式細胞術激光檢測法。

三、血紅蛋白測定(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determination)

(一)概述

(二)氰化高鐵血紅蛋白 (HiCN) 測定法

原理、操作步驟、質量控制、方法學評價、參考區(qū)間

(三)、紅細胞檢查臨床意義

1、紅細胞生理性變化

2、紅細胞病理性變化

3、血紅蛋白測定臨床意義

根據Hb減少的程度,將貧血分為四級:輕度貧血、重度貧血、極度貧血

四、血細胞比容

(一)檢測原理

1、離心法

2、血液分析儀法

(二)方法:溫氏(wintrobe)法(常量法)

原理、器材試劑、操作步驟

(三)方法學評價

(四)質量保證

(五)參考區(qū)間

(六)臨床意義

1、臨床補液量的參考

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診斷指標

3、計算紅細胞平均指數的基礎

4、血液流變學指標

四、紅細胞平均指數

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一)檢測原理

1、手工法

2、血液分析儀

(二)參考區(qū)間

(三)貧血形學分類及臨床意義

五、網織紅細胞計數

(一)概述

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Ret)定義、網織紅細胞類型及特征

(二)檢測原理

1、普通光學顯微鏡法:活體染色

2、儀器法:熒光染色

(二)操作步驟

1、試管法

2、玻片法

(三)計算

(四)質量保證以手工計數法為重點。

染料選擇、及時檢測、正確辨認網織紅細胞、染色涂片計數區(qū)域

(五)方法學評價

(六)參考區(qū)間

(七)臨床意義

1、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2.評價療效

3.放療和化療的監(jiān)測

六、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計數

(一)概述

(二)計數方法

檢測原理、方法學評價、質量控制、參考值、臨床意義

七、紅細胞沉降率測定

(一)概述

(二)計數法:魏氏法、血沉儀法

檢測原理、操作步驟、方法學評價、質量保證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八、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

(一)紅細胞大小異常

小紅細胞、大紅細胞、巨紅細胞、紅細胞大小不均

(二)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

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鐮狀紅細胞、口形紅細胞、裂紅細胞、棘紅細胞、鋸齒狀紅細胞、不規(guī)則收縮紅細胞、咬痕紅細胞、水泡狀紅細胞、淚滴形紅細胞

(三)紅細胞染色異常

低色素紅細胞、高色素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紅細胞著色不一

(四)紅細胞結構異常

有核紅細胞、Howell-Jolly小體(染色質小體)、Cabot環(huán)(卡波氏環(huán))、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帕彭海姆小體、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晶體、紅細胞緡錢狀形成、紅細胞凝集

第三節(jié) 血小板檢查

一、血小板計數

(一)檢測原理

普通顯微鏡直接計數法、血液分析儀法、流式細胞儀法

(二)顯微鏡計數法

原理、試劑、操作步驟、計算、質量保證、方法評價、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二、血小板形態(tài)檢查

(一)檢驗方法

標本的制作、鏡檢

(二)正常血小板形態(tài)

(三)異常血小板形態(tài)

1、大小異常

2、形態(tài)異常

3、聚集性和分布異常


第三章 血液分析儀檢查

了解: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顯微鏡涂片復檢規(guī)則

理解:血液分析儀各檢測參數的臨床應用

掌握:二分類、三分類、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的檢測參數和結果顯示

具體知識點:

一概況

二、血液分析儀原理

(一)血液分析儀基本結構

機械系統(tǒng)、電學系統(tǒng)、血細胞檢測系統(tǒng)、血紅蛋白檢測系統(tǒng)、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二)電阻抗檢測原理

(三)射頻電導法檢測原理

(四)分光光度法檢測原理

(五)流式細胞術-激光散射檢測原理

(六)聯合檢測原理

三、血液分析儀檢測參數和臨床應用

(一)檢測參數

1、白細胞相關參數及臨床意義

2、紅細胞相關參數及臨床意義

3、網織紅細胞其他相關參數及臨床意義

4、血小板其他相關參數及臨床意義

5、體液相關參數及臨床意義

(二)細胞分布圖

1、直方圖:白細胞直方圖、紅細胞直方圖、血小板直方圖

2、散點圖

(1)白細胞相關:包括白細胞分類計數散點圖(WBC/DIFF、嗜堿通道散點圖(WBC/BASO、幼稚粒細胞散點圖(IMI)等。

(2)紅細胞相關:包括紅細胞體積血紅蛋白濃度(V/HC)九分區(qū)散點圖、網織紅細胞(RET)散點圖、有核紅細胞(NRBC)散點圖等。

(3)血小板相關:包括血小板光學法散點圖(PLT-O)、單克隆熒光抗體檢測散點圖、血小板體積折射率散點圖等。

四、報警

五、血液分析儀結果顯微鏡復檢規(guī)則


第五章 血型與輸血一般檢驗

了解:其他血型系統(tǒng)

理解:紅細胞血型免疫血液學基礎

掌握:ABO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系統(tǒng)、輸血前免疫血液學檢查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ABO和Rh血型基本理論

一、ABO和Rh血型基本理論

(一)紅細胞血型抗原

(二)紅細胞血型抗體

(三)ABO系統(tǒng)中血液的抗原抗體情況

(四)Rh血型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ABO和Rh血型鑒定

一、受血者標本的處理

(一) 標本的采集

(二)標本的接收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三、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和鑒定

四、交叉配血試驗


第六章 尿液一般檢查

了解:進行尿液有形成分檢查的指證;尿液理學、化學各檢驗項目的方法學評價、質量保證;尿液標本無防腐保存時的變化

理解:尿液理學檢查:尿量、尿色和透明度、尿比重的檢測方法、參考區(qū)間和臨床意義;尿氣味檢查的臨床意義;尿液標本采集的一般要求;尿液標本保存和處理的方法

掌握:尿液化學檢查的檢測意義;尿液標本的種類、采集方法及應用、尿液有形成分檢查方法1h尿液有形成分計數法的標本采集方法、原理、參考區(qū)間和臨床意義、尿液有形成分檢查形態(tài)特征和臨床意義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尿液標本采集與處理

一、尿液的形成

二、尿液檢驗的范圍和目的

(一)尿液檢驗的范圍

(二)尿液檢驗的目的

三、標本采集一般要求

(一)待檢者

尿液標本采集前,首先應告知待檢者如何采集尿液標本以及注意事項。

尿液標本采集的一般要求:生理狀態(tài)、避免污染、采集時機

(二)標本采集容器

五、標本種類及收集方法

(一)尿液標本類型與應用范圍

(二)尿液標本類型及采集方法

1、晨尿標本

2、隨機尿標本

3、計時尿標本:餐后尿、3小時尿、12小時尿、24小時尿

4、特殊尿標本:尿三杯試驗、導管尿(catheterized urine)、恥骨穿刺尿(suprapubic aspiration urine)、直立性蛋白尿

(四)標本標識

五、尿液標本的處理

(一)尿液標本運送

(二)尿液標本簽收

(三)尿液標本保存

(四)尿液標本檢驗后處理

三、尿液標本采集與處理質量保證

(一)尿液標本采集標準操作程序

(二)待檢者狀態(tài)

(三)尿液標本處理

第二節(jié) 尿液理學檢查

一、尿量

(一)檢測原理

直接法、累計法、計時法

(二)方法評價

(三)質量控制

(四)參考區(qū)間

(三)臨床意義

1、多尿:生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

2、少尿:、腎前性、腎性少尿、腎后

二、尿色和透明度

(一)檢測原理

(三)參考區(qū)間

(四)臨床意義

1、生理變化

2、病理變化:紅色、深黃色、白色、黑褐色、藍色、淡綠色

三、比重

(一)檢測方法

1、干化學試帶法

2、折射計法

3、比重計法

(二)方法評價

(二)參考區(qū)間

(三)臨床意義

四、尿滲量

五、尿氣味

第三節(jié) 尿液有形成分顯微鏡檢查

一、未離心尿液直接涂片鏡檢法

(一)方法

(二)報告方式

二、離心尿沉渣涂片鏡檢法

三、離心尿沉渣染色涂片鏡檢法

四、尿有形成分標準化定量計數板檢測法

五、一小時細胞排泄率試驗

六、定量計數儀法

七、Addis計數

八、尿有形成分檢查參考方法

九、方法學評價

十、參考區(qū)間

十一、臨床應用

十二、尿液有形成分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

(一)尿液細胞的形態(tài)與臨床意義

尿液有形成分中的細胞包括血細胞、吞噬細胞和上皮細胞。血細胞有紅細胞和白細胞;上皮細胞有腎小管上皮細胞、移行上皮細胞、扁平鱗狀上皮細胞等。

1、紅細胞

形態(tài)、 注意事項、血尿類型、臨床意義:

2、白細胞

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3、上皮細胞

(1)腎小管上皮細胞:直接脫落的腎小管上皮細胞、復粒細胞、脂肪顆粒細胞、含鐵血黃素細胞

(2)移行上皮細胞:表層移行上皮細胞、中層移行上皮細胞、底層移行上皮細胞

(3)鱗狀上皮細胞

4、吞噬細胞

(二)尿液管型的形態(tài)與臨床意義

1、形成管型的必要條件

2、管型的種類

3、常見管型的組成成分及意義

(三)尿液結晶的形態(tài)與臨床意義

1、生理性結晶

2、病理性結晶

3、磺胺類藥物結晶

4、其他有形成分

第四節(jié) 尿液化學檢查

一、尿液酸堿度測定

(一)檢驗原理

試帶法、pH試紙法、指示劑法、其他方法:滴定法、pH計法

(二)方法評價

(三)質量控制

(四)參考區(qū)間

(五)臨床意義

二、尿蛋白質檢驗

(一)檢測原理

1、試帶法

2、加熱醋酸法

3、磺基水楊酸法:

(二)操作步驟

1、試帶法

2、加熱醋酸法

3、磺基水楊酸法:

(三)方法評價

(四)質量控制

(五)參考區(qū)間:陰性

(六)臨床意義:

1、生理性變化:

功能性、體位性 、攝入性、偶然性、妊娠性

2、病理性增高:

腎前性蛋白尿、腎性蛋白尿、腎后性蛋白尿

三、尿液糖的檢驗

(一)班氏法:

原理、試劑、方法、結果

(二)干化學試帶法

(三)方法評價

(四)質量控制

(五)參考區(qū)間:陰性

(六)臨床意義:

1、尿糖增高

2、尿糖暫時性增高

四、 尿中酮體的檢驗

(一 )概述

(二)檢驗方法:Lange法

原理、試劑、操作步驟、干擾因素、質量控制、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五、尿中膽色素的檢驗

(一)膽色素的正常代謝

(二)尿膽色素檢驗的臨床意義

1、參考區(qū)間 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原:陰性或陽性(1:20稀釋為陰性)

3、肝細胞性黃疸 尿膽紅素:陽性(2+);尿膽原:陽性(1:40稀釋仍為陽性)

4、阻塞性黃疸 尿膽紅素:陽性(3+~4+);尿膽原:陰性

5、溶血性黃疸 尿膽紅素:陰性 ;尿膽原:陽性(2+~3+)

六、血紅蛋白(BLD)

(一)溶血時是否出現血紅蛋白尿取決于

(二)檢測方法:

1、試帶法:原理、應用、干擾因素

2、化學法:鐵鹽、硝酸、銅、鋅、碘化物等引起假陽性。

3、免疫法:免疫膠體金法

(二)臨床意義:

1、輔助診斷泌尿系統(tǒng)疾病

2、輔助診斷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七、亞硝酸鹽(NIT)

(一)來源:

(二)檢測方法:亞硝酸鹽還原法

(三)尿NIT檢出的條件:

(四)質量保證:宜使用晨尿標本

(五)臨床意義:

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篩檢,陽性結果常表示有細菌存在,但結果陰性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結果陽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細菌培養(yǎng)法為確證試驗。尿NIT應與白細胞酯酶、尿沉渣鏡檢結果綜合分析。

八、白細胞酯酶(LEU)

(一)檢測方法:酯酶法,此法只對粒細胞靈敏,不與淋巴細胞發(fā)生反應。

(二)干擾因素:

(三)臨床意義:

用于診斷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移植后發(fā)生排斥反應,尿中以淋巴細胞為主,白細胞酯酶檢測為陰性,以鏡檢結果為準。

九、維生素C(VitC)

1、檢測方法:還原法

2、臨床意義:尿液維生素C濃度增高,可對隱血、膽紅素、葡萄糖、亞硝酸鹽試帶反應產生嚴重的負干擾,引起假陰性。

十、其他化學檢查

(一)hCG

1、檢測方法:單克隆免疫膠體金法

2、結果判斷:

3、質量保證:宜采集首次晨尿檢測

4、臨床意義:

(二)尿液中脂質的檢驗

1、檢測方法:顯微鏡法

原理、試劑、方法、結果、注意事項

2、臨床意義:

(三)本周蛋白(BJP)

臨床意義:尿BJP檢測主要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原發(fā)性淀粉樣變性、巨球蛋白血癥及其他惡性淋巴增值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四)微量清蛋白

臨床意義:

1、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與監(jiān)測;

2、微量清蛋白尿是高血壓患者并發(fā)腎臟損傷的指佂之一。

(五)肌紅蛋白

檢測方法:

1、隱血試驗法

2、肌紅蛋白定性試驗

臨床意義:肌紅蛋白檢測主要用于鑒別是否發(fā)生肌肉損傷。


第七章 尿液分析儀檢驗

了解:尿液分析儀檢驗方法學評價、質量控制

理解:尿液分析儀檢測原理

掌握: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的檢驗參數及各參數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查

一、發(fā)展史:

二、檢測原理

(一)尿干化學分析儀組成

1、機械系統(tǒng)

2、光學系統(tǒng)

3、電路系統(tǒng)

(二)干化學試帶

1、單項試帶

2、多聯試帶

3、尿液干化學法試帶多層膜結構及主要作用

(三)尿干化學檢測原理

二、檢測參數

pH、比重、蛋白質、葡萄糖、膽紅素、尿膽原、酮體、亞硝酸鹽、隱血或紅細胞、白細胞、維生素C

三、尿試帶試驗內容

四、方法學評價

1、優(yōu)點

2、局限性

第二節(jié) 尿有形成分分析儀檢查

一、發(fā)展史:

二、分類:兩大類

第一類是基于流式細胞技術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

第二類是基于數字影像拍攝技術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

(一)顯微數碼拍攝技術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

1、檢測原理

2、檢測參數 :

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結晶、其他類、電導率

(二)層流式-顯微數碼拍攝技術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

1、檢測原理

2、檢測參數 :

(1)12項可自動分類參數

(2)27項需進一步分類參數

(三)流式細胞技術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

1、檢測原理

2、檢測參數 :

(1)定量參數:紅細胞(RBC/μl)、白細胞(WBC/μl)、上皮細胞(epithelial cell,EC /μl )、管型(cast,CAST /μl )、細菌(bacterium,BACT /μl )

(2)標記參數:病理性管型(Path.CAST)、小圓上皮細胞(small round cell,SRC)、結晶(X’TAL)、類酵母細胞(YLC)、精子(sperm,SPERM)

第三節(jié) 尿液分析儀檢驗質量保證

一、分析前質量控制

(一)合格的檢驗人員

條件:①通過相關資格考試;②上崗前接受規(guī)范的操作培訓;③具有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和責任心。

(二)合適的檢測環(huán)境

空間、溫度、濕度、電源、抗電磁、抗熱源、光線、通風等基本條件。

(三)合格的尿液分析儀

性能驗證:符合率、精密度、線性、攜帶污染率、相關性、生物參考區(qū)間驗證、

(四)合格的試劑

使用與儀器配套、在有效期內的試帶、染液和質控品。

(五)合格的檢驗標本

二、分析中質量控制

1、儀器啟動:全面檢查后再開啟儀器。

2、室內質量控制

3、標本檢測

4、結果驗證與顯微鏡復檢

三、分析后質量控制

1、患者信息核對

2、檢驗結果分析

3、結果報告

第四節(jié) 尿液分析方法學評價與臨床應用

一、尿液分析方法學評價

(一)手工檢查

(二)干化學自動分析

(三)有形成分自動分析

二、尿液分析的臨床應用

1、泌尿系統(tǒng)疾病

2、糖尿病

3、黃疸

4、安全用藥

5、中毒與職業(yè)病

6、健康評估


第八章 糞便與分泌物檢驗

了解:糞便標本采集、顯微鏡檢查及化學檢查的質量保證;精液檢查的目的;淋球菌形態(tài)、檢驗方法、報告方式及臨床意義;真菌形態(tài)、檢驗方法及臨床意義;前列腺液檢驗質量保證

理解:糞便標本的采集;理學檢查項目、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精液顯微鏡涂片檢查方法及意義;陰道毛滴蟲的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陰道加德納菌引起的陰道炎的診斷標準;線索細胞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前列腺液理學檢查項目、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掌握:1、糞便理學檢查:量、顏色、性狀、寄生蟲檢查的臨床意義

2、糞便隱血的概念;糞便隱血試驗化學法的原理、檢查的臨床意義

3、糞便中脂肪檢查的方法、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

4、糞便中白細胞、紅細胞、大吞噬細胞、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糞便中食物殘渣和結晶的種類、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

5、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精子形態(tài)檢查的方法、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正常和異常精子形態(tài);精液中其他細胞參考區(qū)間

6、正常和異常性狀及其臨床意義;陰道清潔度的分級標準

7、前列腺液非染色顯微鏡所見有形成分種類、形態(tài)及臨床意義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糞便一般檢查

一、糞便標本采集和處理

(一)糞便的組成

(二)糞便檢驗的意義

1、了解消化系統(tǒng)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

2、根據糞便的性狀和組成,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

3、分析有無致病菌及腸道正常菌群有無失調等。

(三)糞便標本的采集

1、標本容器

2、標本的采集量

3、標本的采集部位

4、標本的送檢時間

5、檢查蟯蟲卵

6、檢查寄生蟲蟲體及蟲卵計數

7、糞膽原定量檢查

8、脂肪定量檢查

9、隱血試驗化學法

10、灌腸或服油類瀉劑的糞便不適合作檢查標本

(四)標本處理

1、標本容器為紙類或塑料等材料、

2、標本容器為玻璃、瓷器等材料、

二、理學檢查

(一)糞便量

(二)顏色

1、正常的糞便棕黃色,異常時呈下列改變:

2、異常顏色及其臨床意義

淡黃色、綠色、白色、灰白色、紅色、果醬色、黑色(柏油色)

(三)一般性狀

1、正常:成人糞便:黃色或棕黃色,質軟,成形便;嬰兒糞便: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

2、糞便異常性狀及可能原因

細條狀、扁片狀、粗棒狀或球狀便、白色黏液便、膿血便、鮮血便、溏便、胨狀便、糊狀稀汁樣便、米泔樣便、乳凝塊

(四)氣味

1、健康人糞便有一定臭味

2、肉食者

3、素食者

4、慢性腸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結腸或直腸潰爛

5、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

6、阿米巴腸炎

(五)寄生蟲

肉眼分辨的較大蟲體:蛔蟲、蟯蟲、豬肉絳蟲、牛肉絳蟲、闊頭裂節(jié)絳蟲等

將糞便過篩沖洗后:可發(fā)現鉤蟲、鞭蟲等細小蟲體

三、化學檢查

(一)糞便隱血試驗

1、概述

2、化學法——鄰甲苯胺法

原理、方法、結果判斷

3、免疫學方法——單克隆抗體免疫膠體金法

4、糞便隱血試驗化學法的干擾因素與評價

5、臨床意義:

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腫瘤篩檢和鑒別。

(1)隱血試驗陽性:見于消化道出血。

(2)消化性潰瘍與腫瘤出血的鑒別

(3)對消化道腫瘤早期檢查有重要意義

(二)脂肪

1、稱量法

2、滴定法

3、脂肪吸收率

4、參考區(qū)間:

5、臨床意義:

四、顯微鏡檢查

(一)主要檢查細胞、寄生蟲卵、原蟲、結晶、細菌、食物殘渣。

(二)檢查方法:

(三)結果報告

(四)檢查內容:

1、細胞:白細胞(膿細胞)、紅細胞、吞噬細胞、上皮細胞、腫瘤細胞

2、食物殘渣:脂肪、淀粉顆粒、肌纖維、植物細胞和植物纖維。

3、結晶

病理性結晶:夏科-雷登結晶、血紅素結晶、脂肪酸結晶

五、糞便儀器分析

五、糞便檢查臨床應用

1、消化道出血

2、消化道腫瘤

3、寄生蟲感染

4、細菌感染: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

5、消化不良

6、腸道菌群失調

7、黃疸

第二節(jié) 精液檢查

一、精液檢驗主要應用于

二、精液理學檢驗

精液理學檢驗主要包括精液顏色與透明度、液化時間、黏稠度、pH、量等。

(一)顏色與透明度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二)液化時間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三)黏稠度

檢測原理、操作步驟、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四)酸堿度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五)精液量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三、精液顯微鏡檢查

(一)涂片檢查

(二)精子凝集

WHO精子凝集分級標準、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三)精子活動率

操作步驟、質量控制、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四)精子活動力

WHO精子活動力分級與評價、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四)精子存活率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五)精子計數

檢測原理、操作步驟、質量控制、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六)精子形態(tài)

1、正常精子形態(tài):外形似蝌蚪狀,由頭部、頸部和尾部構成,長約60μm。

2、精子形態(tài)異常:頭部、頸段和中段、尾部、過多的胞質殘余體

3、檢測方法:原理、操作步驟、方法評價、質量控制、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七)其他細胞

參考區(qū)間、臨床意義

三、計算機輔助精子分析

(一)計算機輔助精子分析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前列腺液檢驗

一、理學檢查

量、顏色和透明度:、酸堿度

二、顯微鏡檢查

磷脂酰膽堿小體、前列腺顆粒細胞、淀粉樣小體、紅細胞、白細胞、滴蟲、病原微生物

三、前列腺液檢驗的質量控制要求

1、及時檢驗

2、前列腺液涂片

3、顯微鏡檢查

4、統(tǒng)一報告方式

5、注意復檢

第三節(jié) 陰道分泌物檢驗

一、理學檢查

(一)檢測原理

(二)操作步驟

1、肉眼仔細觀察陰道分泌物的顏色和性狀,顏色以無色、紅色、黃色或黃綠色等表示,并報告;性狀以透明黏性、膿性、血性、水樣、奶油狀或豆腐渣樣等表示,并報告。

2.用pH試紙檢測陰道分泌物的酸堿度,記錄其pH,并報告。

(三)參考區(qū)間

無色稀稠狀;pH4.0~4.5。

(四)臨床意義

1、大量無色透明黏性白帶

2、膿性白帶

3、豆腐渣樣白帶

4、血性白帶

5、黃色水樣白帶

6、灰白色奶油樣白帶

二、顯微鏡檢查

(一)檢查原理

濕片法、染色法

(二)操作步驟

1、清潔度檢查

2、滴蟲檢查

3、真菌檢查

4、線索細胞(clue cells)檢查

5、其他微生物檢查

6、結晶檢查

(三)參考區(qū)間

(四)臨床意義

1、滴蟲性陰道炎

2、加德納菌陰道炎

3、淋球菌陰道炎

4、真菌性陰道炎 真菌性陰道炎可通過性交傳染。真菌性陰道炎白帶呈凝乳狀或呈“豆腐渣”樣。診斷真菌性陰道炎以找到真菌為依據。


第九章 體腔積液一般檢驗

了解:腦脊液標本的收集方法及應用;漿膜腔和漿膜腔積液的概念;漏出液和滲出液的概念、形成原因、常見疾病

理解:腦脊液及漿膜腔積液理學檢查項目、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

掌握:腦脊液蛋白質定性、葡萄糖、氯化物檢查的方法、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腦脊液細胞總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方法、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漿膜腔積液黏蛋白定性、葡萄糖檢查方法、參考區(qū)間及臨床意義;漿膜腔積液有核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方法、參考值及臨床意義;漏出液與滲出液的鑒別

具體知識點:

第一節(jié) 腦脊液一般檢查

一、腦脊液標本采集和處理

(一)腦脊液的形成及其功能

1、腦脊液的來源

2、腦脊液的量

3、腦脊液的作用

(二)腦脊液的采集

1、采集方法

2、CSF采集的要求

二、腦脊液理學檢查

(一)顏色

1、正常CSF無色透明或淡黃色

2、異常情況可見:紅色、黃色、乳白色、綠色、褐色或黑色、無色

3、腦脊液的顏色變化及臨床意義

(二)透明度

1、正常:清晰透明

2、當白細胞 >300×106/L、紅細胞 >400×106/L、細菌、真菌等較多出現混濁

3、腦脊液透明度變化及臨床意義

(三)凝固性

1、正?!o置24h→不凝固、無薄膜形成

2、異常情況可見:凝塊沉淀物、表面有纖細薄膜、小絮狀凝塊、黃色膠胨狀

3、腦脊液凝固性變化及臨床意義

(四)比重

腦脊液凝固性變化及臨床意義

三、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

(一)細胞總數

1、直接計數法

2、稀釋計數法

3、儀器計數法

(二)白細胞計數法

1、直接計數法

2、如白細胞過多,可用白細胞稀釋液稀釋,仍按上法計數,注意其計數結果應乘以稀釋倍數。

3、儀器計數法

(三)白細胞分類計數

1、直接分類法

2、染色分類法

(四)質量控制

(五)正常參考區(qū)間

(六)臨床意義

1、化膿性腦膜炎

2、結核性腦膜炎

3、病毒性腦膜炎

4、寄生蟲感染

5、CNS腫瘤

6、腦膜白血病

7、蛛網膜下腔出血

四、腦脊液的化學檢驗

(一)蛋白質定性檢查

1、Pandy試驗(潘氏試驗)

原理、試劑、操作、結果判斷

2、李文生(Lee-Vinson)試驗

原理、試劑、操作、結果判斷及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正常參考值

(二)蛋白質定量試驗

1、方法

2、正常參考區(qū)間

3、臨床意義

(三)葡萄糖定量試驗

1、檢測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

2、正常參考區(qū)間

3、臨床意義

(四)氯化物定量測定

1、檢測方法

干化學分析法、離子選擇電極法

2、正常參考區(qū)間

3、臨床意義

五、腦脊液一般檢查臨床應用

(一)腦脊液實驗室檢查項目

1、常規(guī)項目

2、特殊項目

(二)臨床應用

1、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

2、腦血管疾病

3、腦腫瘤

4、脫髓鞘病

(三)常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脊液改變

第二節(jié) 漿膜腔積液一般檢查

一、漿膜腔積液檢查概述

(一)漿膜腔積液的定義

1、漿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

2、漿膜腔液的量及作用

3、漿膜腔積液

(二)漿膜腔積液的分類

1、漏出液

2、滲出液

3、漏出液和滲出液產生的機制和原因

(三)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1、標本采集

采集方法、采集量

2、標本轉運

及時送檢、生物安全

二、漿膜腔積液理學檢查

(一)量

(二)顏色

1、參考值:清亮、淡黃色。

2、臨床意義:滲出液顏色隨病情而改變,漏出液顏色較淺

3、漿膜腔積液常見顏色變化及臨床意義

(三)透明度

1、參考值:清晰透明。

2、臨床意義:積液透明度常與其所含的細胞、細菌和蛋白質數量等有關。

(四)比重

1、參考值:漏出液<1.015,滲出液>1.018。

2、臨床意義:積液比重高低與其所含的溶質有關。漏出液因含細胞、蛋白質少而比重低于1.015。滲出液因含細胞、蛋白質多而比重常大于1.018。

(五)凝固性

1、參考值:不易凝固。

2、臨床意義:滲出液因含有較多纖維蛋白原等凝血物質而易于凝固,但當其含有大量纖維蛋白溶解酶時也可不發(fā)生凝固。

(六)pH值

1、參考值:7.40~7.50。

2、臨床意義

三、漿膜腔積液顯微鏡檢查

(一)細胞計數

1、檢測方法

2、注意事項

3、參考值

漏出液<100×106/L;

滲出液>500×106/L。

4、臨床意義:漿膜腔積液細胞增高的臨床意義

(二)白細胞分類

1、直接分類法

2、染色分類法

3、臨床意義

四、漿膜腔積液化學檢驗

(一)蛋白質

1、檢測方法

2、Rivalta(李凡他試驗)試驗

原理、操作步驟、結果判斷、注意事項

3、參考區(qū)間

4、臨床意義:綜合分析漿膜腔積液蛋白質的變化對鑒別滲出液和漏出液以及形成積液的原因有重要意義。

(二)葡萄糖

1、檢測原理

2、參考區(qū)間

3、臨床意義

五、漿膜腔積液檢查的臨床應用

(一)漿膜腔積液檢查指標分級

1、一級檢查

2、二級檢查

3、三級檢查

(二)漏出液與滲出液的鑒別漏出液與滲出液的鑒別

(三)不同病因滲出液鑒別

1、膿性滲出液

2、血性滲出液

3、漿液性滲出液

4、乳糜性滲出液

5、膽固醇性滲出液

6、膽汁性滲出液


三、考試方式

1. 考試類別:閉卷考試

2. 記分方式:百分制,滿分為100分

3. 考試時量:90分鐘

4. 題目類型

(1)單選題(30-40分)

(2)填空題(10-20分)

(3)名詞解釋(15-20分)

(4)簡答題(20-30分)

(5)綜合分析題(包括計算題、病例分析題、應用題)(10-15分)

四、參考用書

龔道元、胥文春、鄭峻松主編,《臨床基礎檢驗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8


湖南專升本最新資料領取

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學生投稿,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建議或者投訴,請聯系郵箱(1296178999@qq.com)反饋。 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如有違反,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標簽: 湖南3+2專升本湖南專升本考試

上一篇:2021年湘南學院專升本社會工作專業(yè)《前廳與客房管理》考試大綱                  下一篇:2021年湘南學院專升本《人體解剖學》考試大綱

湖南3+2 統(tǒng)招專升本

一鍵查詢
對口院校 對口專業(yè) 錄取分數
點擊咨詢更多
易考院校 報考條件 考證時間 招生簡章 熱門專業(yè) 報考流程 考證周期 優(yōu)惠班型
點擊咨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