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言
1.知識范圍
(1)了解人體生理學的任務和研究內容。
(2)熟悉生理學研究方法。
(3)掌握人體機能的調節(jié)機制和負反饋、正反饋的概念。
2.考試要求
(1)生理學的研究內容。生理學研究的三個層次:細胞和分子水平;器官系統(tǒng)水平;整體水平。
(2)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急性實驗:體內實驗和體外實驗;慢性實驗方法。
(3)人體機能的調節(jié)機制。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自我調節(jié)。
(4)生理功能自動控制原理。負反饋和正反饋的概念。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知識范圍
(1)了解肌肉收縮的外部表現和力學分析。
(2)熟悉興奮性的概念;神經纖維興奮傳導原理;肌肉細胞收縮的原理。引起興奮的狀態(tài)。
(3)掌握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細胞生物電現象及其產生原理。
2.考試要求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被動運輸:簡單擴散,容易擴散;主動轉運:離子泵,協同轉運。細胞和胞吐。
(2)細胞興奮性和生物電。興奮性的概念,刺激引起的反應形式,興奮和抑制的概念;興奮細胞。
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靜息電位產生原理;動作電位產生的原理和特點;膜通透性變化的本質和離子通道的特性。神經纖維興奮傳導原理。引起興奮的狀態(tài);閾和閾電位,局部反應和總和;細胞興奮和恢復過程中興奮性的變化。
(3)肌肉細胞的收縮功能。
第三,血液生理學
1.知識范圍
(1)了解血漿的pH值;各種血細胞的形成和破壞;抗凝和纖溶;血液rh
系統(tǒng);紅細胞壓積、紅細胞體積、紅細胞脆性、血沉、交叉配型試驗等方法。
(2)熟悉血液成分;各種血細胞的生理特性;ABO血型特征。
(3)把握內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概念;血漿滲透壓;各種血細胞的正常值
和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和原理。
2.考試要求
(1)血液和內環(huán)境。體液。內部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血液成分。血細胞比容。血漿蛋白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比重;粘度;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血漿pH。
(2)血細胞。紅細胞的形態(tài)和數量。紅細胞的生理特性:可塑變形性;滲透脆性;懸掛穩(wěn)定性。血沉。紅細胞的生理功能。骨髓的造血過程。紅細胞生成所必需的物質。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紅細胞的破壞。白細胞的數量和分類。白細胞產生的功能和調節(jié)。白細胞的壽命。血小板的形態(tài)和數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血液凝固。凝血因子。血液凝固的過程和原理: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鼓镔|。纖溶的基本過程。纖溶系統(tǒng)。
(4)血容量和血型。正常血量及其相對穩(wěn)定的維持。ABO血型系統(tǒng)。ABO血型與輸血的關系。Rh血型系統(tǒng)。白細胞和血小板血型。
第四,循環(huán)生理學
1.知識范圍
(1)了解各種血管的功能特點。靜脈血壓和靜脈回流;肺和腦循環(huán)的特點
重點。
(2)熟悉心音的構成和意義;心電圖波的意義;組織液的形成和回流
其影響因素;冠狀動脈循環(huán)的特點。
(3)掌握心肌的生物電現象、生理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從心臟抽取血液
功能;動脈血壓的形成原理及影響因素;影響靜脈血容量的因素;微循環(huán)的調節(jié);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2.考試要求
(1)心肌生物電。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自主細胞跨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心肌細胞的類型:快速反應細胞和慢速反應細胞。
(2)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自動節(jié)律、傳導性和興奮性。心肌細胞的機械特性-收縮性。鉀離子、鈣離子和鈉離子對心肌生理特性的影響。
(3)心臟的泵血功能——射血和充盈。心動周期和心率。心臟泵-射血和充盈過程。心室收縮和射血過程;心室舒張和充盈過程。心動周期期間心房內壓的變化。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心輸出量: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分鐘輸出和心臟指數。心臟工作。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每搏輸出量,心率。心臟儲備。
(4)心音和心電圖。心音和心音圖。心音的構成和特點。心音聽診及其意義。正常典型心電圖波形及其意義。
(5)血管生理學。各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彈性貯庫血管——主動脈;分配血管-動脈;阻力血管——小動脈和微動脈;交換血管——真正的毛細血管;體積血管-靜脈。血管系統(tǒng)的血流動力學: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壓。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動脈血壓的形成、正常值及其影響因素。動脈脈搏的波形和原因。靜脈血壓、靜脈回流、中心靜脈壓和影響靜脈回流血量的因素。微循環(huán):微循環(huán)的組成,血液的流動路徑,微循環(huán)的調節(jié)。組織液的形成、回流及其影響因素。淋巴的生成和回流。
(6)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神經調節(jié)。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及其功能:心臟交感神經、心臟迷走神經、交感血管收縮神經和血管舒張神經。心血管中心。心血管活動的反射調節(jié):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反射;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其他心血管反射。體液調節(jié)。全身體液調節(ji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加壓素;心鈉素;局部體液調節(jié)因子。心血管自我調節(jié)。
(7)心、肺、腦的血液循環(huán)。冠狀動脈循環(huán)的特點;冠狀動脈血流的調節(jié)。肺循環(huán)特點;肺循環(huán)血流的調節(jié)。腦循環(huán)的特點;調節(jié)腦血流;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屏障。
5.呼吸生理學
1.知識范圍
(1)了解呼吸道和肺泡的功能特點以及肺的非呼吸功能。
(2)熟悉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形式。
(3)掌握肺通氣、呼吸氣體交換和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2.考試要求
(1)肺通氣。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氣道直徑的調節(jié)。呼吸膜,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肺通氣。呼吸運動,肺內壓力,胸膜壓力。肺通氣阻力:彈性阻力與順應性,非彈性阻力。呼吸工作。肺活量。
(2)呼吸氣體的交換。氣體交換原理。氣體交換過程:肺泡氣體交換,組織氣體交換。影響肺泡氣體交換的因素:呼吸膜、通氣/血流比。
(3)血液中氣體的運輸。呼吸氣體的運輸方式。O2的轉運:Hb和O2的可逆結合,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CO2的運輸:以碳酸氫鹽和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的形式運輸。CO2解離曲線。
(4)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呼吸中心。肺部伸展反射。呼吸肌的本體感受反射?;瘜W因素對呼吸的調節(jié)?;瘜W感受器:外周化學感受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CO2、[H+]和低O2對呼吸的調節(jié)。Pco2、H+和Po2在調節(jié)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不及物動詞消化吸收
1.知識范圍
(1)了解口腔和大腸的消化過程。
(2)熟悉消化道加深和吸收食物的基本過程。
(3)掌握食物在胃和小腸的消化過程和調節(jié)。
2.考試要求
(1)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和特點。消化模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特性、電生理特性。胃腸道的神經支配。胃腸激素。
(2)口中消化。唾液分泌。咀嚼吞咽。食管胃括約肌。
(3)胃內消化。胃液分泌。胃液的性質、成分和功能。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基礎分泌、消化期胃液分泌、引起胃酸分泌的內源性物質、抑制胃液分泌。胃運動:胃運動的形式和調節(jié),胃的排出空及其控制。嘔吐。
(4)小腸消化。胰液分泌。胰液的性質、組成和功能,以及胰液分泌的調節(jié)。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膽汁的性質、組成和功能,以及膽汁分泌和排泄的調節(jié)。腸液分泌。小腸液的性質、組成和功能,以及小腸液分泌的調節(jié)。小腸運動的形式和調節(jié)?;孛げ坷s肌的功能。
(5)大腸消化。大腸液的分泌和腸道細菌的作用。大腸運動和排便反射。
(6)吸收。吸收的位置和機制。小腸對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對水、無機鹽、糖、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的吸收。
七.體溫
1.知識范圍
(1)了解體熱的來源;體溫的正常變化。
(2)熟悉基礎代謝率;機體的發(fā)熱和散熱過程。
(3)掌握人體體溫正常值;保持體溫相對恒定的機制。
2.考試要求
(1)正常體溫。體溫的正常變化。
(2)發(fā)熱散熱。體熱的來源。能量平衡。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A
代謝率。主要產熱器官。調節(jié)產熱反應。散熱模式。調節(jié)散熱反應。
(3)溫度調節(jié)。溫度感受器:外周溫度感受器和中樞溫度感受器。體溫調節(jié)中心。體溫調節(jié)方式。
八、腎臟生理
1.知識范圍
(1)了解腎臟在排泄和維持體內平衡中的意義;小便活動。
(2)熟悉尿液濃縮稀釋的基本原理和過程。
(3)掌握尿液產生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及其調節(jié)。
2.考試要求
①排泄的概念。尿量。腎功能概述。
(2)腎臟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特點。腎單位和集合管。皮質腎單位和髓質腎單位。球側裝置。腎供血特點。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
(3)腎小球的過濾功能。過濾。過濾速率和過濾分數。過濾膜及其滲透性。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4)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腎小管重吸收的特點和方式。幾種重要物質(Na+、Cl-、HCO3-、K+、水、葡萄糖)的重吸收。影響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小管液中的溶質濃度。腎小球濾過率(管平衡)。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功能。
(5)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H+分泌和H+-Na+交換。NH3分泌和銨鹽形成。K+的分泌和K+-Na+的交換。其他物質的排泄。
(6)腎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調節(jié)??估蚣に氐纳砉δ?。抗利尿激素全盛期和釋放的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對腎小管重吸收的調節(jié)甲狀旁腺激素對腎小管的影響。心鈉素的利尿和鈉排泄作用。
(7)尿液的濃縮和稀釋。
(8)小便活動。膀胱和尿道的神經支配。膀胱內壓與膀胱容積的關系。泌尿反射。
九.內分泌生理學
1.知識范圍
(1)了解激素的一般生理功能;激素作用機制。
(2)熟悉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月經周期中女性激素與月經周期的關系
部門。
(3)掌握各種激素的生理功能。
2.考試要求
(1)激素的功能特點和作用機制。激素的生理功能和特性。激素的作用機制:含氮激素和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制。
(2)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神經內分泌的概念。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tǒng)。神經垂體分泌的激素、功能和調節(jié):加壓素;催產素。下丘腦-腺垂體系統(tǒng)。下丘腦調節(jié)多肽。
(3)腺垂體。腺垂體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功能和調節(jié)。
(4)甲狀腺。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儲存、釋放和代謝。甲狀腺作用。甲狀腺功能調節(jié)。
(5)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和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降鈣素的生理功能。降鈣素分泌的調節(jié)。
(6)胰島。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分泌的調節(jié)。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和調節(jié)。
(7)腎上腺。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腎上腺髓質素的功能和調節(jié)。
(8)性腺。睪丸的內分泌功能:睪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卵巢內分泌功能:卵巢激素的作用和調節(jié):雌激素;孕酮。卵巢內分泌和月經周期。胎盤的內分泌功能。
X.神經系統(tǒng)生理學
1.知識范圍
(1)了解大腦的高級功能。
(2)熟悉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的形式;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中樞抑制;
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功能及其對身體運動的調節(jié);各級中樞器官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疼痛生理學;大腦皮層的生物電活動。
(3)掌握神經纖維興奮傳導功能的特點;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原理;感覺
投影系統(tǒng);肌肉拉伸反射和腦干對肌肉張力的調節(jié);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
2.考試要求
(1)神經系統(tǒng)功能概述。膠質細胞的功能。
(2)神經纖維的功能和活動特點。神經纖維興奮傳導的特點。神經纖維傳導速度。神經纖維分類。神經纖維的軸向運輸。神經纖維的營養(yǎng)作用。
(3)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突觸的結構。突觸的分類。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原理:興奮性突觸的傳遞。抑制突觸傳遞。間隙連接。非突觸化學轉移。
神經遞質的概念。外周神經遞質的類型和分布。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肽。中樞神經遞質。遞質的生物合成、儲存、釋放和失活。
受體的概念。膽堿受體:M型受體、N1型受體和N2受體。腎上腺素受體:α受體、β1受體、β2受體。突觸前受體。受體在中央。
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特征。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傳遞過程。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傳遞特性。
(4)神經中樞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反射活動。反射中樞的概念。中樞神經元聯系方式。神經中樞興奮傳遞的特點。中樞抑制的形式和機制:傳入側支抑制?;氐綁褐啤M挥|前抑制。神經中樞興奮和抑制過程的相互作用。
(5)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功能。感覺投射系統(tǒng):特定的感覺投射系統(tǒng)。非特異性感覺投射系統(tǒng)。大腦皮層體感代表區(qū)。內臟感覺代表區(qū)。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的代表性區(qū)域。兩個大腦皮層之間的功能聯系。
疼痛生理學。皮膚疼痛。內臟痛和牽涉痛。針刺鎮(zhèn)痛原理探討。
(6)神經系統(tǒng)對身體運動的調節(jié)。脊髓的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肌肉拉伸反射、感覺裝置(肌梭)和反射通路的類型。用γ環(huán)調整張力反射。高爾基腱器官的功能。屈肌反射和交叉伸肌反射。脊椎休克。腦干對肌肉張力的調節(jié):腦干網狀結構的易化區(qū)和抑制區(qū)。擺脫大腦僵化。小腦對身體運動的調節(jié)?;咨窠浌?jié)對身體運動的調節(jié)。大腦皮層的主要運動區(qū)。錐體系統(tǒng)和錐體外系的功能。
(7)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特征。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自主神經功能活動的特點。植物神經系統(tǒng)整體活動的意義。脊髓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下腦干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邊緣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大腦皮層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8)大腦高級功能。大腦皮層的生物電活動。正常腦電圖的基本波形及其意義。皮層誘發(fā)電位。睡眠的階段和機制。條件反射。兩種信號系統(tǒng)。記憶的過程和形成機制。大腦皮層功能的語言中樞和一側優(yōu)勢。
十一、視覺、聽覺和前庭感覺
1.知識范圍
(1)了解前庭的器官功能。
(2)熟悉視功能的檢測。
(3)掌握視聽覺原理。
2.考試要求
(1)視野。眼睛的折射系統(tǒng)和成像原理。眼睛的近距離調節(jié)。眼睛的屈光不正。瞳孔對光的反射。視網膜感光細胞及其功能。視網膜光化學反應。雙目視覺和立體視覺。
(2)聽證。外耳的功能。中耳功能。聲音進入內耳的方式。耳蝸生物電現象。耳蝸音頻和聲強的初步分析。前庭器官功能。
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學生投稿,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建議或者投訴,請聯系郵箱(1296178999@qq.com)反饋。 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如有違反,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標簽: 江西專升本 上一篇:安徽新華學院2020年專升本英語專業(yè)課考試大綱 下一篇:2020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專升本考試大綱《無機化學》